新闻

Advanced Science-课题组研究揭示靶向磷酸化修饰的CARF作为精准治疗淋巴瘤的新策略

发布时间:2025-07-14


202576号,课题组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了题为“Phosphorylation-Dependent Stabilization of Collaborator of ARF (CARF) Suppresses Lymphoma Cell Proliferation” 的研究论文,揭示了人类细胞分裂调控因子CARF(Collaborator of ARF)的磷酸化修饰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关键作用,并证明其非磷酸化变体具有显著的抑癌效应。

D1E4

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异常活化可导致细胞增殖失控,是肿瘤细胞的典型特征,也是驱动肿瘤发生的关键因素,而靶向细胞周期调控是抑制肿瘤恶性进展的重要策略。B细胞淋巴瘤占所有淋巴瘤的95%,由于细胞增殖异常活跃,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淋巴结及结外部位的快速肿大,严重威胁患者生存。探索有效抑制淋巴瘤细胞增殖的靶向疗法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蛋白质磷酸化是重要且广泛存在的翻译后修饰,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磷酸化位点的突变可显著改变调控细胞增殖和肿瘤发展的关键蛋白功能,凸显磷酸化氨基酸作为治疗靶点的巨大潜力,以及精准医学在肿瘤学中的重要应用。

研究表明,I型酪蛋白激酶CK1(Casein Kinase 1),通过磷酸化特定底物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和细胞信号网络的调节,包括细胞周期调控、DNA损伤修复等。此外,CK1家族成员在肿瘤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双重功能——既能抑制也能促进肿瘤发展,这取决于其亚型、细胞环境和所选择的底物。薛红卫教授团队之前的研究发现,CK1可以通过磷酸化植物细胞周期抑制蛋白KRP6来调控植物细胞分裂。进一步分析表明,哺乳动物CARF与拟南芥KRP6同源,且拥有保守的CK1磷酸化位点。通过多种实验方法,研究人员证实了CARF的不同磷酸化状态对其调控淋巴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提示我们可能通过靶向CARF的磷酸化位点实现对淋巴瘤细胞增殖的精确抑制。

此外,植物来源的KRP6也显示出类似的抗肿瘤效应,为抗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视角。这项研究不仅促进了跨物种生物工程的应用,也为动植物细胞周期调控保守性的研究提供了线索。

靶向磷酸化修饰的哺乳动物CARF和植物KRP6抑制细胞增殖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渠莉为该研究的第一作者,薛红卫教授担任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及美国NIH癌症研究中心的魏庄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的王哲副教授、张晓凡博士后及周书亭博士,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梁爱斌教授与张文君副教授共同参与了研究工作。研究还得到了复旦大学/礼升生物韩欣欣博士的专业指导,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梁冬丽博士的技术支持。本项目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